查看原文
其他

蚂蚁上市:创造财富的最好路径还是创业

StartupBoy 投资实习所 2022-09-16

昨天,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终于官宣上市,估值 2000 亿美金,并且此次采取在上海和香港 “A+H” 模式。消息传出来后,据说蚂蚁集团整层楼都在欢呼。

随后,又爆出来滴滴出行准备今年在香港上市的消息,估值 800 亿美金。在这之前,中芯国际也以 “A+H” 的方式在香港和上海上市,市值达 6800 亿元人民币。

而具有“科创板 AI 芯片第一股”之称的寒武纪,正式挂牌上市后市值突破了 1000 亿元人民币,85 后创始人身价突破 300 亿。

无论是蚂蚁集团整层楼的欢呼,还是媒体对寒武纪 85 后创始人突破 300 亿的身价的追逐,以及各家投资机构和上市参与者的欢呼,其实都只是财富创造过程留下的一个缩影。

以前,大量的科技股只能去美国上市,为当地投资人带来了大量的财富。而今,随着资本市场的改革,重量级的科技公司终于也可以在国内上市,让更多国人可以一起参与这场财富创造盛宴。

这样的结果是我最希望看到的,因为只有更多人能从财富创造中受益,才会有更多人继续去参与这样的财富创造过程,(而不是产生更多仇富心理),进而创造出更多类似甚至更高(科技)含量的财富。

虽然市场上对于类似寒武纪这样的科技股的估值有不同看法,比如质疑寒武纪 4.4 亿元的营收如何撑得起 1000 亿的估值。在我看来非常正常,即使有泡沫,也并不一定就全是坏事。(蚂蚁集团融资历程图,来源:中国基金报)

我最不喜欢看到的就是媒体整天都在以“割韭菜”这样的思维去写报道,甚至看到“割韭菜”这三个字,就觉得很悲哀。

美国著名投资机构 USV(Union Square Venture)的 Fred Wilson 很早就写过一篇叫《In Defense of Bubbles》为泡沫辩护的文章,Fred Wilson 在文章中说:

泡沫是投资人需要小心的东西。你可以在上升的过程中赚钱,但在下降的过程中可能会全部亏损掉。我就经历过这样的历程,想告诉你的是,(这个亏损过程)很疼很疼。

因此,这些是作为投资人的你需要去解决的。而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的技术周期,泡沫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针对当年的互联网泡沫,Fred Wilson 说,互联网泡沫并不是事物的终结,而只是开始。在文章后面他引用了 Tom Evslin 的文章:

从历史上来看,泡沫的结果通常是赋予更多的人更多的权力。泡沫带来了资金的爆炸式增长,破坏了旧式寡头的牢固地位,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家,也有利于普通消费者。想想运输和通讯的价格不断下降。

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方法来阻止泡沫,如果我们把非理性繁荣的精灵放回瓶子里,赢家将是当时的任何一个利益获得者,而输家将是那些可以从铁路、运河和互联网等传统基础设施的另一个重大突破中受益的人。

在下一个泡沫,我会自担风险进行投资。

Fred Wilson 想在这里说的是,泡沫是创新和利益重新分配不可缺少的一环。这些年,我们一直在强调科技创新,我认为就应该允许有这样的估值存在,无论它从财务模型上看是否合理,至于你能否从中赚到钱,那是作为投资人的你应该去解决的问题,而不能把它交给市场或者其它第三方。

而说到财富创造,这又让我想到 YC 创始人 Paul Graham 的《黑客与画家》这本书,以下部分主要来自 Paul Graham。

YC 的创业哲学

《黑客与画家》这本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,在于 Paul Graham 不仅揭示了财富的本质,这点可能我们大部分人的认知都不正确,而且指出通过创业是创造财富最好的办法,同时还给出了自己的创业哲学。

Paul Graham 提出的 5 步骤创业哲学:

  1. 搭建原型

  2. 上线运行(别管 bug)

  3. 收集反馈

  4. 调整产品

  5. 成长壮大

在 Paul Graham 看来,创业是一个压缩过程,你的所有工作年份被压缩成了短短几年。你不再是低强度地工作四十年,而是以极限强度工作四年。在高技术领域,这种压缩的回报尤其丰厚,工作效率越高,额外报酬就越高。

因此,如果你想致富,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创业,或者加入创业公司。无论是蚂蚁集团、滴滴、中芯国际,还是寒武纪,又或者拼多多等,无不验证了这个道理。

当然,很多人也会说,很多创业公司最后也一地鸡毛,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成功的那几个,没看到那大多数失败的。这说法也没错,如果财富的创造那么简单,也不需要人类耗费这么多年的智力一直去研究了,以及继续研究下去。

所以,在创业这个问题上,我的看法是,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,同时尊重别人的选择。

财富并不只是金钱

在如何创造财富这篇文章中,Paul Graham 指出了几个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。首先是财富这个观念,它并不等同于金钱,这是我们大多数人最容易混淆的。财富是最基本的东西,是我们需要的东西,比方说食品、服装、住房、汽车、生活用品、外出旅行等都是财富。

如果有一种机制让我们拥有了这些,即使你没有钱,你也能拥有财富。如果你身处沙漠或者南极洲,即使你拥有钱,你也无法买到你需要的这些东西,因此这个时候你并没有拥有财富。相反,如果此时你拥有这些东西,它们就是你的财富。

AngelList 联合创始人 Naval 说的更直白一些,只有躺着就能赚钱的资产才是财富。

之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都是金钱,那是因为金钱是财富的一种简便的表达方式:金钱有点像流动的财富,两者往往可以互相转化。但是,它们确实不是同样的东西。因此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应该是财富,而不是金钱。

财富总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

Paul Graham 说,许多人从小就认定世界上的财富总额是固定不变的,这样想的人数量多得惊人。之所以会有这种看法,是我们往往认为世界的财富是家庭财富的总和,而任何一个正常的家庭,在某个时刻所拥有的财富总是一个固定的值。但是,家庭的财富总额与世界的财富总额不是一回事。

这个概念比财富本身更易产生混淆,并且由于这种错误的认知,导致社会一直存在大量的仇富现象。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到大接受的观念都是,如果富人拿走了所有的钱,那么其他人就变得更穷了。

这里令人混淆的地方就是金钱有其抽象含义的一面。金钱不是财富,而只是我们用来转移财富所有权的东西。所以,虽然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(比如某个家庭当月的收入),你能用来与他人交换的金钱数量是固定不变的,但是大多数情况下,世界上可供交换的财富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量。人类历史上的财富一直在不停地增长和毁灭,但总体上看是净增长的。

假设你把家里一辆坏了的汽车修好,你就创造了财富,因为世界上多了一辆正常的汽车,你也增加了财富,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让别人变穷。如果你把它卖了,这个财富就变成了你的金钱。同样,很多免费的东西同样是财富,只是它并没有被直接变现成金钱而已,比方说那些开源软件。

因此,是否创造财富,取决于你做的产品是否是别人需要的。

致富的两个秘诀: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

可测量性指的是你的工作产生的效益应该是可测量的,否则你做得再多,也不会得到更多的报酬。比方说销售和前台,销售一般是按照销售业绩来提成,因此销售越多获得的收益也越多,但前台并没有一个可测量的指标,你每天工作多少和你获得的收入并没有直接关系。

而可放大性则是指你的工作能产生巨大的效应,同样拿销售来看,他销售的再多也只是同比例增加了一点报酬,但如果是一个 CEO 或者有决策权的领导,他的一个决策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改变,既可能让公司成长为巨人,也可能让公司倒闭。

因此,要致富,必须同时拥有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。比方说明星、CEO、运动员等,他们的表现直接决定了电影、公司、比赛的表现,因此具有可测量性;同时他们的决策或者说成绩决定了电影、公司、比赛的成败,因此也具有可测量性。

创造财富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创业

创业公司一般规模比较小,小团队对于每个人来说更具有可测量性,如果只有一个人,那么公司的收入就是这个人的收入;如果是十个人,它在可测量性方面显然也比一个 1000 人的团队更容易一些。

其次,创业公司里的成员产生的可放大性比较明显,特别是团队最早期的几个人。乔布斯曾经说过,创业的成败取决于最早加入公司的那十个人,这里不仅在于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优秀的同类,同时在于他们的决策或者说贡献会对公司的发展起到决定性影响。团队越大,每个人的贡献就越接近于整体的平均值。

而高科技加大了可放大性,在这里,技术指的是某种手段,也就是我们做事的方式。如果你发现了一种做事的新方式,它的经济价值就取决于有多少人使用这种新方式。

因此,这里讲的创业公司,在于做的事情具有可测量性与可扩大性这两大特质,开个理发店或者煎饼店并不是创业,尽管其团队规模也可能比较小拥有可测量性,但是它的收益取决于服务更多有限的人,不具备可扩大性。这也是为什么创业更多集中在高科技领域,而 VC 也深知这里的奥秘,多聚焦于这个领域。

最后,在创业这个问题上,再强调一下我的看法,选择适合自己的,同时尊重别人的选择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